特色医疗
您现在的位置: » 内容

陕北首例!动脉瘤WEB装置植入术妙拆“颅内炸弹”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22 阅读:

118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二病区成功为一名脑动脉瘤患者实施了瘤内扰流装置WEB植入术,成功拆除了颅内炸弹。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如常活动

颅内扰流装置WEB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与传统的开颅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该技术通过在动脉瘤内植入扰流装置,促进动脉瘤瘤体内血栓形成达到闭塞的效果,从而减少动脉瘤复发风险。此项新技术在延安市人民医院首次成功运用,为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开辟了新的治疗方法进一步彰显了院脑血管病治疗的技术水平,使更多动脉瘤患者不出陕北就能获得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

患者米女士,72岁,主因“突发头晕、站立不稳5小时”以“小脑梗死”收治入院。5小时前患者在活动中出现头晕,呈视物旋转,伴站立不稳,行走时向右侧倾斜,伴恶心、呕吐2次,遂来我院行头颅核磁提示:右侧小脑半球急性期脑梗死。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最高血压为200/110mmHg,平时口服降压药物治疗,但未规律监测血压

入院后医生查体: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双眼可见水平眼震,右侧指鼻试验稳准,右侧跟膝胫试验欠稳准,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阳性定位体征。行头颈CTA发现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可见一直径约0.8cm局限性突出管腔外的含造影剂腔,提示为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

米女士此次虽因“脑梗死”入院,但因祸得福发现了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虽然称为,但并不是肿瘤,而是一种血管性疾病,多发生在颅内动脉分叉处,病变的血管壁长期受到血流的冲击形成了异常膨出,随着动脉瘤的不断增大,薄弱的血管壁随时会有破裂的风险,被称为颅内的不定时炸弹。一旦动脉瘤发生破裂,致死率、致残率均极高,万幸的是,米女士的动脉瘤发现及时暂未出现破裂,因此拆弹刻不容缓。

针对米女士的病情,院神经内科团队进行了病例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患者的这颗动脉瘤位于血管分叉处,瘤体较大,并且瘤颈为宽颈,如果采取传统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操作难度大,手术时间长且花费大,术后患者还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血药物,带来极大的痛苦。

那么,针对这类棘手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呢?神经内科范百亚主任医师介绍,目前国内有一种最新的瘤内扰流装置,特别适合宽颈的分叉部位动脉瘤,是一种具有自主适应的智能型创新技术。该装置为一种高密度的网状结构,在动脉瘤内撑开后形似一个灯笼,它最大的特点是能够顺应动脉瘤内的结构形态完美地贴合瘤壁,覆盖瘤颈并达到干扰腔内血流动力学的目的,避免了支架的应用,手术操作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不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可以进一步减少患者的心理和身体负担。


既然找到了更好的治疗方法,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介入团队决定为米女士实施瘤内扰流装置植入术。范百亚主任医师、贺亚龙副主任医师在医院特聘专家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嘉教授的指导下,为米女士顺利实施了颅内动脉瘤的栓塞介入治疗。

术后即刻复查头部CT,未见出血或缺血病灶。术后24小时米女士正常下地活动。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米女士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如常活动

分叉部宽颈动脉瘤一直是介入手术治疗的难题,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不仅填补了我院在颅内动脉瘤治疗领域WEB装置使用方面的空白,也为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延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团队将继续努力,推动这项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让更多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受益。

在此呼吁广大患者,尤其是高血压等高危人群,要规律服药,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的疾病,才能真正做到防病于未然,保障自身健康。颅内动脉瘤虽然危险,但只要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就能有效地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