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内容

八一建军节|戎装换白衣,军魂终不移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8-02 阅读:

一身戎装,承载热血荣誉;一袭白衣,孕育医者仁心。延安市人民医院的前身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医院,自从1999年军转民后,在市委、市政府,市卫健委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传承部队医院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不忘办院初心使命,经过23年筚路蓝缕的探索和拼搏,已经成长为一所全心全意服务百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荣誉的背后必然少不了每一位为之奋斗的市医院人的辛勤汗水,军功章上更是有多名随部队医院转业的军医的付出,纵使如今,他们已脱下军衣多年,但传承的红色基因始终未曾改变。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生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离军不离党”的军人风采,用军人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努力拼搏的精神品质影响着身边的医务工作者,也带给医院一种蓬勃向上、敢闯敢拼的精气神。

苏荣军:

脱下戎装换医装

全心为民保健康


 

   苏荣军于19937月从延安医学院毕业后,入伍到解放军34医院,成为一名身穿绿军装的军医。他说:军队培养了我,教育了我,在前辈们的教导下,我逐渐认识到,正直诚信、吃苦耐劳,对工作高标准严要求的品质,对于一名医生是多么重要。同时,在和患者朝夕相处中,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到他们承受的痛苦和对健康的渴望,也增强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苏荣军是一个性格淳朴、真诚善良的人。为了在治疗时做到心中有数,平时一有时间就到病房里巡视,随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耐心沟通,细心安抚,严格按照治疗原则为患者治病,绝不让他们多花一分冤枉钱。许多病人出院后回来感谢他,强烈的成就感让他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

   医疗工作要求医生在工作中必须细心、耐心、有爱心。而医学是永无止境的,需要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他经常利用周末参加会议给自己充电,以达到随时掌握本专业前沿动态的目的。

   1999年由于部队医院整体移交地方,他脱下军装成了延安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外科医师。虽然短短的七年军队生涯已经宣告结束,但是,在部队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和优良作风仍然伴随着他,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13年普外科二病区成立后,苏荣军成为科室负责人。肩负重任的他以一贯的高标准严要求,带领医护人员努力钻研业务技术,使他们逐渐掌握了本专业的临床思维和先进技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了提高医疗质量,科室每月都要召开一次医疗质量分析会,对病历书写、医患沟通、核心制度执行情况、合理用药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进行整改。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目前普外科二病区已从年轻走向成熟,手术微创率达70%以上,能够熟练开展腹腔镜胃癌、肠癌根治术等高难前沿手术。苏荣军本人也在省医师学会、保健学会等学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常委等职。2021年、2022年他先后带领科室人员参加了中日无剪辑手术视频大赛的预赛和决赛,以预赛小组第一的成绩进入决赛,最终荣获优秀奖。

脱下戎装换医装,全心为民保健康。一路走来,苏荣军始终以一颗赤子之心对待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和关怀;始终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认真对待医疗工作,每一次手术、每一次治疗他都全力以赴。在医生这个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他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耕耘者,无怨无悔守护患者的生命健康。

拓明祥:

改变的是时代脚步

不变的是军人本色


199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拓明祥怀着对军人的崇敬参军入伍,被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前身)工作。1995年应医院发展需要,27岁的他成为了医院第一位耳鼻咽喉科医生。一个诊室,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套简单的耳鼻喉综合治疗台就是他开展业务的全部家当。万事从头做,拓明祥认真学习,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开展了很多新业务填补耳鼻咽喉科空白,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医院授予拓明祥个人三等功奖章。199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医院整体移交延安市人民政府,组建成立新的延安市人民医院,拓明祥也随部队集体转业成为延安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一员,一个人再次从零开始。

1993年到1999年,6年军旅生涯的磨砺,不仅让他在政治素质、人际交往和行为准则方面受益良多,也让他养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新生的延安市人民医院尚且稚嫩,一切医疗条件还有待完善,拓明祥秉承军人意志,排除万难,扎根医疗事业。他不断精进自身医疗技术,在延安率先开展鼻内镜技术耳显微技术和喉显微技术,并将耳鼻咽喉科转变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发展成延安市重点学科,床位增至69张,人员45人,科室门诊服务患者4万人次左右,服务住院患者近3000人次,使延安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为老百姓认可的科室。

医学之路,学无止境。在拓明祥朝乾夕惕,勤奋努力下,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延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延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延安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担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委员,陕西省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医师协会耳鼻咽喉头颈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咽喉组副组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陕西省职业病鉴定专家。延安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努力付出终有回报,如今的他已成为延安市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领域的知名专家,深受患者信任。

拓明祥表示红医精神不敢忘、不能忘,他会一如既往继续坚守为民服务的“红心”与担当奋进的“医心”,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在医学领域继续“长征”,更好服务一方百姓。

贺秀丽:

军中玫瑰永不凋零

白衣“秀丽”不改初心


1989年7月,19岁的贺秀丽从延安卫校毕业,特招入伍,成为解放军三十四医院的一名护士,来到部队,首先要进行三个月的集中军训,她与同年入伍的8名同志来到西安徐家湾士官训练大队,接受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三个月后她分配到内科工作。在科室工作期间,由于业务能力强,基础扎实,经常代表科室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比赛,屡获第一。在短短的6年时间内,她逐渐成长为一名护理骨干,26岁那年担任了医院传染科的护士长,后又担任干部病房护士长、内科护士长,她那种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的精神带动了科室良好的工作作风。医院领导经常说:“啥事交给贺秀丽放心,她踏实,对工作极度负责任”。部队10年锤炼出她坚毅果敢、踏实肯干、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行。

1999年部队整体移交给地方,延安市人民医院正式组建,她随部队移交。医院刚刚组建时人员少,任务重,她负责组建内科,当时只有她与另外一名移交的护士,两人要将空荡荡的病房恢复至能收病人的状态,她们打扫卫生,擦洗桌椅板凳、擦窗子、抬铁架床、布局医护值班室、办公室,把那些挤压一年多的积满尘垢的物资一件件安置妥当,每天都是灰头土脸,满身是汗,累到腰酸背痛。当科室准备收治病人时,看着窗明几净的病区,她高兴地流泪了。

医院组建后人员缺,任务重,她凭借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立即投入护士培训、规范质量管理,制定制度、流程、预案的工作之中,先后担任内科护士长、内科总护士长、护理部副主任管理工作。2017年任护理部主任以来,大胆创新,实施3+2优质护理全覆盖,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使得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提升,她带领全院护士着力打造医院护理三张名片:微视频进病房、静脉穿刺一针准、医护协同诊疗模式,收到明显的社会效益,健康教育微视频进病房被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确定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新冠疫情以来,她勇于担当,主动请缨,一方面做好院内疫情防控工作,承担预检分诊及发热门诊的管理及人员调配,实施严格门禁管理。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参与到全市疫情防控工作之中,自2021年8月4日至2022年1月接受卫健委核酸采集任务25次,她沉着应对,统筹谋划,调配人员3000余人次,完成核酸采集近60万人次。

从事护理工作33年来,她一直坚守临床一线及护理管理工作岗位,她热爱生活,爱岗敬业,一直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脚踏实地步步稳,行胜于言事事实”, 2018年获陕西省先进护理工作者,2019年获陕西省卫生健康委优质护理先进个人。

贺秀丽,这样一位雷厉风行的军中玫瑰,用永不凋零的军魂筑起了自己坚毅刚强的性格;一位敢想敢干的白衣战士,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和付出锤炼出自己无私无畏的品格。

戎装虽解,军魂犹在!虽脱下军装,却退不下为人民服务的炽热情怀;虽然身上的制服从橄榄绿变成了天使白,但不变的是军人的责任和担当,他们始终坚守从军行医的初心本色,恪尽服务病患的职责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军人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庄严承诺。延安市人民医院全体人员将以他们为榜样,继承和发扬军队的优良作风,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白求恩精神,传承医院红色基因,牢记为民情怀,肩负起救死扶伤的伟大使命,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推进健康延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适逢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

我们借此机会,

向曾经的军医们致敬!

 

供稿:高小娥(宣传科)

    赵锦怡(宣传科实习生